淮南長安網訊 近年來,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法院扎實開展破產專業化審判,創新破產預重整機制體制,全面提升破產審判質效,辦結淮南金豐易居置業投資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系淮南市首例在破產中前置預重整程序的成功實踐,為解決社會風險隱患、保障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組建專業團隊,下好謀篇布局“先手棋”
探索完善專業法官團隊建設,指定民事審判庭3名長期從事民商事審判的法官組成破產專門審判團隊,實現“術業有專攻”,更有利于精準適用法律、統一裁判尺度,有效提高審判質效,為后續延伸司法服務、成功開展破產預重整奠定基礎。制定《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法院關于強制清算與破產案件單獨績效考核辦法》《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法院關于簡化程序加快破產案件審理的辦案指南》《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法院預重整案件操作指引》,探索破產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有效縮短破產案件平均審判用時。2022年,大通法院破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僅為64天。為順利推進企業破產重整,通過“實地考察+公開競選”方式從數家有豐富經驗的律所中選任出最終的預重整管理人,督促其進行預重整工作方案草擬、每周匯報預重整進展、定期提交階段性工作匯報等工作,確保其真正發揮公正、高效推動企業破產重組的重要作用。
探索府院聯動,擰緊破立并舉“責任鏈”
為更好維護全部債權人特別是普通債權人利益,面對更復雜的程序、更繁雜的事務和更重的責任,大通法院在預重整階段就主動向區委區政府匯報工作,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推動建立企業破產重整處置協調工作機制,區政府牽頭成立破產工作領導小組,由區直相關部門負責人任領導小組成員,制定《大通區企業破產府院聯動協調工作機制》,明確各相關單位在法院破產審判中依據職責給予支持的內容,打破法院“單打獨斗”工作局面,多方凝聚破產重整處置合力。定期召開破產重整協調會議,充分發揮政府資源調配、法院專業審判的作用,讓法院在一線進行項目推進,權衡各方債權人的利益,保障債權人權益最大化,由黨委政府為法院提供背后保障,統籌解決企業破產中的風險防范、財產接管、資產處置、企業注銷、防止逃廢債等問題,真正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法院審判、部門聯動”大格局。
巧用“互聯網”,開啟智慧破產“新模式”
充分應用信息化建設成果,快速轉換破產審判思維,探索“互聯網+破產重整”模式。為保障債權人權益,盡快完成債權申報工作和審核工作,大通法院通過“線上電子申報,線下分流申報”,主導開展債權申報工作,為推動破產案件審理提質增效打下堅實基礎。運用互聯網區塊鏈技術,采取現場會議和網絡會議相結合的方式順利召開債權人會議,打破了地域限制,提高了會議出席率,最大限度保障了債權人參與權,使其足不出戶就可以滿足參會、投票表決的司法需求。同時,積極與債權人、債務人溝通交流,將案件審理裁定書、決定書、債務人財產狀況、債權表、管理人工作報告、重整計劃草案等信息“線上+線下”完全公開,有效強化了債權人對管理人的全方位監督,消除了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對立情緒,使管理人工作和法院工作贏得了債權人的理解與支持,推動債權得到實質性主張、債務得以實質性化解。
引入“共益債”,探索資產處置“最優解”
近些年企業資金鏈斷裂、融資難、經營難現象頻發,特別是房地產企業更為明顯,其房屋的基本屬性決定只有后續復工復建才是最好出路。為緩解資金短缺問題,兼顧重整效率與債權人利益保護,大通法院積極引入“共益債”,有效破解了融資困難對推進企業破產重整處置進程的掣肘。在辦理金豐易居公司破產重整案件時,針對性引入“共益債”資金模式,力求以最少的共益債投資爭取債權人利益最大化,給予優先債權人、普通債權人多種清償方式以供選擇,通過現金清償、以房抵債等路徑,最大程度保障重整案件中債權人的意思自治和公平受償。通過共益債模式,幫助金豐易居公司有效盤活資金1.8億元,使其全面恢復正常運營,旗下的易居東方城項目從2022年8月開始復工,目前已新封頂大樓3棟并啟動房屋預售。通過引入“公益債”,成功恢復企業造血功能,既最大程度保障了債權人的合法利益,讓面臨破產的民營企業擺脫債務困境,也一定程度減輕了民營企業負擔,真正實現破產重整“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