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長安網訊 今年來,大通公安分局上窯派出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積極探索建立與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基層治理調解新模式,深化警務機制改革,開創了警民聯調新格局。2021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05起,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真正實現了“為公安減壓,為派出所減負,為群眾解難,為政府分憂”的多贏目的。
明確范圍。從社會治安管理的效果與基層派出所工作的實際考慮,派出所的警民聯調早已將各類社會糾紛納入自身調解范圍。開展警民聯調的目的就是將派出所在日常警務工作特別是接處警過程中受理的各類矛盾糾紛分流到聯調室予以化解。對由民間糾紛引起的情節輕微,雙方當事人自愿調解的治安類案件可以調解處理;對在日常工作和接處警過程中遇到的各類不屬于公安職責范圍的民事糾紛交由聯調室組織調解,更能達到快速定紛止爭、構筑維穩第一道防線的效果。
建強隊伍。重點加強專職調解員遴選,由法律知識豐富、社會威望高、善于做群眾工作的人員或法律工作者擔任。強化對調解員的培訓,包括常用法律法規、警調對接程序、調解注意事項等內容,對經培訓考核合格的調解人員予以發證并持證上崗,以規范調解員隊伍。同時邀請律師入駐,使警民聯調更加專業化,上窯派出所率先成立駐所律師工作室,專職律師每周入駐警民聯調室一次,為群眾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參與矛盾糾紛調處。2022年上窯工業園區一家企業發生工傷亡人事件,家屬堵門鬧喪,駐所律師及時介入,從第三方角度給與當事人專業法律解答,及時化解了矛盾糾紛。
強化考核。建立合理易操作的考評標準,將矛盾糾紛調處數、成功數、群眾對調處工作滿意度等指標作為考核依據進行量化,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對調解員的工作進行考核。嚴格兌現獎懲,通過一案一獎、定期獎勵、專項獎勵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專職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對不適應調解工作、調處績效不明顯的調解員,即時終止聘用并進行調整。
規范移交。完善警民聯調在糾紛受理、轉送、交辦等環節工作流程,做好分流、證據收集和移交工作,減少推諉、扯皮和延誤現象。對110接處警中的糾紛類警情進行先期處警,開展調查取證和現場調解。先期處警時,視情要求專職調解員參與現場調解并向處警民警反饋調解結果。對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治安案件、可和解的公訴案件,特別注重案前證據的收集固定,為后續的調解做好先期準備工作,以防調解不成,工作陷入僵局。